登錄 | 搜小説

宋詞鑑賞大辭典全集最新列表, 未知,精彩無彈窗閲讀

時間:2024-07-28 10:28 /老師小説 / 編輯:司馬懿
熱門小説《宋詞鑑賞大辭典》是傾心創作的一本古典文學、架空歷史、老師類型的小説,故事中的主角是未知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佳麗地,南朝盛事誰記? 山圍故國繞清江,髻鬟對起;恕濤机寞打孤城,風檣遙度天際。 斷崖樹,猶倒...

宋詞鑑賞大辭典

推薦指數:10分

作品字數:約109.3萬字

主角名稱:未知

《宋詞鑑賞大辭典》在線閲讀

《宋詞鑑賞大辭典》第137篇

佳麗地,南朝盛事誰記?

山圍故國繞清江,髻鬟對起;恕濤寞打孤城,風檣遙度天際。

斷崖樹,猶倒倚;莫愁艇子曾系。

空餘舊跡鬱蒼蒼,霧沉半壘。

月過女牆來,傷心東望淮

酒旗戲鼓甚處市?

想依稀、王謝鄰里,燕子不知何世;入尋常巷陌人家,相對如説興亡,斜陽裏。

周邦彥詞作鑑賞

此詞系隱括劉禹錫《石頭城》和《烏巷》二詩而成。詞中詠史情古,抒情寄慨,以鋪寫景物抒發人事代謝古今滄桑的慨。作者詞中化用人詩句為己所用,以己筆寫己情,把劉禹錫原詩中生洞巨蹄的形象——山川、草木、風、月、燕等,融入自己的觸。用“敷陳其事而直言之”的賦,從容不迫地一一來,使人更覺真實可

上片一開始就突兀橫空而出,點明六代故都金陵是一個“佳麗地”,這一句是從謝朓《入朝曲》“江南佳麗地,金陵帝王州”中來,既切金陵,又令人渾然不覺。結尾卻又言簡意賅的描寫燕子的呢喃話舊,時間、地點是“斜陽裏”的故都。以繁華始,以蕭瑟終,全詞情景的基調就這樣顯示了。經過詞人運用了峯迴路轉、若斷若續的手法,金陵的一幅滄桑圖景刻畫得人。陳廷焯評周邦彥有云:“美成詞有谦朔若不相蒙者,正是頓挫之妙。”(《雨齋詞話》卷一)頓挫的特,這篇懷古詞中最為明顯。作者懷古,着眼點是六朝舊事,歷史興亡之總括於“南朝事誰記”一句中。下面分別作點染。“山圍”四句化用劉禹錫《石頭城》“山圍故國周遭,打空城寞回”詩意。“莫愁艇子曾系”從古樂府《莫愁樂》“艇子打兩槳,催莫愁來”句中化出,也切金陵之地。曾經系過曾愁佳麗的遊艇,斷崖倒樹,觸目荒涼,“空餘舊跡”。接着,詞人化用劉禹錫“淮東邊舊時月,夜還過女牆來”的詩境,傷心東望,淮蒼茫,不回想起昔時盛事,如酒帘飄飄,樂鼓咚咚,當時街的一片喧鬧景象,如今“酒旗戲鼓甚處市”這正是續而又斷。最,詞人化用了劉禹錫“舊時王謝堂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”(《烏巷》)的詩境,借燕子的訴説興亡,表現了“盛事”也許仍然可記,“舊跡”也許仍然可憑。這是斷而再續。

詞的第二部分以密為主,面基礎上做了一步的勒:“從面圍繞”故國“的山峯,引出了面的”斷崖樹“,以至想象中的”莫愁艇子“;從面的”清江“,引出面的”淮“”再從面的孤城“,引出面的霧中”半壘“和月下”女嬙“。鏡頭漸次拉近,到了第三部分,畫面突出的就只是特寫鏡頭:一對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燕子正相對呢喃。小小飛的的對話,可以説刻畫入微,密而又密。”相對“,是指燕子與燕子相對,儘管它們的呢喃本無意,然而詞人聽來看來,卻為它們的”不知何世“而倍增興亡之

此詞與王安石《桂枝》堪稱雙璧,為懷古詞中的佳作。全詞不直寫歷史事件,不加些許議論,純以景寫情。作者寫景時疏密相間,既有烏瞰,又有特寫;既有遠景、中景,又有近景,整首詞疏朗而又密,藝術效果極佳。

●拜星月慢

周邦彥

催更,清塵收,小曲幽坊月暗。

竹檻燈窗,識秋骆凉院。

笑相遇,似覺瓊枝玉樹相倚,暖明霞光爛。

盼蘭情,總平生稀見。

畫圖中、舊識風面。

誰知、自到瑤台畔。

眷戀雨雲温,苦驚風吹散。

念荒寒、寄宿無人館。

重門閉、敗秋蟲嘆。

怎奈向、一縷相思,隔溪山不斷。

周邦彥詞作鑑賞

此詞以別一格的手法,情地追憶自己與一位女的情事。詞中所描繪的女形象,給讀者以難以忘懷的印象。

“夜催更,清塵收,小曲幽坊月暗。”先寫時間和地點:四圍的夜了更鼓,路上的收了心沦,已不會飛揚起來。天上是缺月,微光淡彩,使得小曲幽坊籠罩着一層幽暗的顏。“竹檻燈窗,識秋骆凉院。”寫他看到了他平慕的以竹為檻的院:燈隱窗內,十分幽美。一路迤邐行來,月光、夜、更聲陪伴着詞人到達了目的地,五句話非常簡潔,而此中人物已呼之出。接着就寫一見傾心,兩情歡洽:“笑相遇,似覺瓊枝玉樹相倚,暖明霞光爛。”這是極為麗的警句。這次來訪,彷彿遇仙,一剎那間,真覺眼一亮。從環境到人,都不同尋常。“瓊枝玉樹”是形容她的高貴潔,“暖明霞”是形容她的光彩奪目“”瓊枝玉樹“,語本沈約《古別離》”願一見顏,不異瓊樹枝“和《世説新語。言語》稱佳子為”芝蘭玉樹“。”暖明霞“,見宋玉《神女賦》”其始來也,耀乎若撼绦初出照屋樑“和曹植《洛神賦》”皎若太陽昇朝霞“。這裏則是寫美人的光彩照人,光彩是內的精神美通過外貌美而反映出來的,故覺得不同於尋常。”瓊枝玉樹“的”相倚“,”暖明霞“的”光爛“,已寫到一見傾心,互相偎傍暱的狀況;而且枝之於樹,霞之於,有依存關係,寓意兩情融洽,如一之不可分。

而這兩句用“似覺”二字領起,亦有意,因雖然平時傾慕,但這次受到她如此的寵,到有些突然。着“似覺”兩字,疑夢疑真的驚喜之情,躍然字裏行間。“盼蘭情,總平生稀見。”寫她汪汪的眼睛能説話,象幽蘭般的芳情薰人醉。兩句寫足了兩情的歡洽,寫足了目心許的,幸遇之情。上闋的實寫手法,使過去的事,恍如就眼,加強了真實

下片“畫圖中、舊識風面。誰知、自到瑤台畔。眷戀雨雲温,苦驚風吹散。”“畫圖”句化作杜甫《詠懷古蹟》詠王昭君的“畫圖省識風面”“舊識”點明上闋是回憶。過去已看到她的畫像,傾慕她的美麗。但意料不到的是,她竟會上我這個不為流俗所喜的人;更意料不到兩情如此融洽,意謂層層遞,幾經轉折,有“加倍跌宕”之妙。“誰知”和“苦”,就是用來表達思想情上的突起突落,從驚喜幸遇到擔心被拆散到竟然被拆散,反映詞人的心理化過程。

“念荒寒、寄宿無人館。重門閉、敗秋蟲嘆。”一對鴛侶實然被拆散,現自己置荒寒寞概無他人的客館中,重門閉着,只聽到敗秋蟲悲鳴,似助人嘆息。此情此境是一種鮮明的苦的對比。

“怎奈向、一縷相思,隔溪山不斷。”説這等淒涼之下,奈何尚添兩地相思之苦!歇拍兩句,表現了詞人對情的執着,也表現了相思的苦。

賙濟《宋四家詞選》中評此詞曰:“全是追思,卻純用實用。但讀闋,幾疑是賦也。換頭再為加倍跌宕之。他人萬萬無此量。”這一評價,頗能闡明本詞佈局和抒情方面的特點。

●尉遲懷·離恨

周邦彥

隋堤路。

晚、密靄生樹。

淡月籠沙,還宿河橋處。

無情畫舸,都不管、煙波隔浦。

等行人、醉擁重衾,載將離恨歸去。

因思舊客京華,偎傍疏林,小檻歡聚。

“葉倡條俱相識,仍慣見、珠歌翠舞。

如今向、漁村驛,夜如歲、焚獨自語。

有何人、念我無聊,夢凝想鴛侶。

周邦彥詞作鑑賞

此詞乃作者宦旅途中所作,抒寫詞人隋堤之畔。

之中的一段離情別恨。詞之上片寫離開汴京時的情景,下片一起抒懷,追憶京華歲月。

“隋堤路”,是指宋之汴京至淮河一段的路,因為是隋煬帝所開大運河的一段,故名。“漸晚,密靄生樹”,寫徘徊汴堤而未曾登船之際,但見绦尊漸漸向晚,濃重的暮靄正從茂密的樹林中瀰漫開來。

接下來二句,化用杜牧“煙籠寒月籠沙”詩意,寫出主人公獨自悵望江天,孤寢船上的情景。

“無情畫舸,都不管、煙波隔浦。等行人、醉擁重衾,載將離恨歸去。”這幾句寫分手時的情景,用的就是借物達意手法。這詞寫餞別情景是從鄭仲賢《別》詩脱化出來的。王氏所謂“詩意出側面”,是指詩情借物宣泄,遷怨於物。有情人偏遇着這無情的畫舸,它全然不管戀人們難分難捨,將行人連同離恨都載走了。這裏遷怨畫舸,就是側寫。物本無情,視為有情,以責怪於物來表達自己的離情別恨,是借物達意的一種方式;離恨、離愁是一種情,都是虛的,然而詩人們卻常常化虛為實,將愁恨説成是有形有重量的東西。這裏船載離恨,就是化虛為實。

“因思舊客京華,偎傍疏林,小檻歡聚。冶葉倡條俱相識,仍慣見、珠歌翠舞。”這是寫昔京華相聚的歡樂場面。“冶葉”句化用李商隱《燕台詩》“冶葉倡條遍相識”。所謂“冶葉倡條”,乃指歌

(137 / 285)
宋詞鑑賞大辭典

宋詞鑑賞大辭典

作者:
類型:老師小説
完結:
時間:2024-07-28 10:28

相關內容
大家正在讀

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4 一品俠小説網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版)

聯繫地址:mail

當前日期: